摘 要 宜兴紫砂壶作品以厚重见长,古朴端庄、圆润苍劲,壶韵的刚劲与柔弱共济,强劲与灵秀共存。紫砂“弦思壶”在仿造传统壶型的同时,并不刻意模仿,而是深入研究其文化内涵,将紫砂陶艺视为了文化理念中的一种文化来深入研究,并发扬其艺术魅力。
关键词 紫砂;弦思壶;造型;艺术想象力
宜兴紫砂壶的制作,首先需要艺人具有一种独特的敏锐观察力,其次是制作紫砂壶的扎实技巧。自己在长达几十年的创作实践中深思熟虑,并注重在生活中捕捉美的形式,大胆构思尝试,试图结合紫砂的材料特质加以创作壶器[1]。这款紫砂“弦思壶”(见图1)的设计独特出众、奇趣无穷,而壶器的整体比例协调,内涵深刻隽永,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1紫砂“弦思壶”的造型
这款紫砂“弦思壶”的制作工艺细腻,造型美观而神韵十足,真令人拍手叫绝。首先,壶身圆润,略微扁圆形,在肩颈的衬托下,圆润的壶钮与壶身形状相仿,应和之下的韵味十足。其次,口盖子母线精确地将壶盖、壶口分割开来,大口盖,大气十足。再次,紫砂“弦思壶”一弯嘴、耳形壶把的线条流畅而圆润,比例得当。在开阔的耳形壶把与外撇壶嘴的衬托下,紫砂“弦思壶”造型美感、力蕴十足。
2紫砂“弦思壶”的筋纹菱花美
紫砂“弦思壶”是一款“筋纹器”,其形成是在吸收不少历代紫砂壶艺术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紫砂“弦思壶”圆透而浑厚,均匀又饱满的艺术效果,整器也达到了均、挺、圆、正的视觉效果。细看,线型“硬”、“糯”兼之,脚线转折分明,角线锋却不显露,温润而有力,整体风格上统一而协调。我们认清紫砂“弦思壶”工艺特性的基础上,应不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积极学习,在重视紫砂壶材质美、工艺美、功能美的基础上,重视壶器的文化神韵,使作品的价值得以提高和发展,从而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观的佳作。这款紫砂“弦思壶”通体为菱花式,盖身浑然一体,分六瓣,上下部分是对称的。壶盖六面可置换,十分严密,技艺精湛。棱线有凹凸分明的效果,看上去秀丽可爱。紫砂“弦思壶”的圆形钮与菱花瓣相融合,壶嘴也是菱花的样式,胥出十分自然,壶把弯曲,端握方便。
3紫砂“弦思壶”的艺术想象力
紫砂“弦思壶”的艺术美与社会风气有关,早在乾隆年间,社会风尚耽美,紫砂的诸位名家竞相施艺,使壶器造型丰富多彩。有制壶高手为朝廷制作一批精美壶器,使用堆雕、珐琅彩、泥绘等装饰技巧,壶器整体虽然丰满而华丽,却不是繁琐的堆砌之物。特别是粉彩花鸟壶器,将宜兴紫砂的工艺美术与景德镇的粉彩工艺美术相融合,但这种装饰实际上会使紫砂壶丧失了独特的光泽度,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壶器的使用效果。可见紫砂壶装饰不能落伍,也要与时俱进。而这款紫砂“弦思壶”的艺术美,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人对美的心理需求。它的各种表达美的形式,是效法自然、规范自然的结果,是与人的心理形式相对应的结果,或者由视觉感知通达理解和情感,或由触觉感激发欣赏者的想象力。因而,在对待紫砂“弦思壶”的感知时,需要提出作为美的动因和促进因素,使用审美眼光对待作品,这两个必要的因素互相推动,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艺术想象力,标志着壶器审美意识的增强。
4结论
紫砂壶艺术和紫砂壶的装饰都是制作艺人在壶器造型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两者都能够予人以美的艺术享受,正确领悟和把握线条与壶器造型两者的互动性,是紫砂壶装饰的关键[2]。就紫砂“弦思壶”来说,筋纹的使用使此壶有了菱花的艺术效果,这是紫砂发展的一大进步,也是这件作品得以流传的原因,故而用“弦思”命名此壶。
参考文献
[1]潘岷.吟韵塑砂——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J].创意与设计,2010(03):85-87.
[2]赵曦鹏.论传统的吉祥理念在紫砂“碧彩琉云壶”中的体现[J].江苏陶瓷,2015(2):37-38.
历史上的今天:1988年12月14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公使兼商务参赞金伯善等来宜兴,参观宜兴陶瓷陈列馆。
2003年12月14日,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彭佩云,在无锡市委书记王荣等陪同下到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考察。